本報訊 3月15日,《山西日報·副刊》文博版,刊登了題為《清代手抄本<徐劉課藝>考析》的文章,作者為山西秀容書院博物館文史研究員張六金,這已是半年之內(nèi)張六金撰寫的博物館藏品考證文章第三次登上《山西日報》了。前兩次分別為:《山西清代嘉慶壬申科鄉(xiāng)試考卷》(2022年9月30日《山西日報》)、《清代忻州董村楊如梧著〈五言雜字〉》(2022年10月28日《山西日報》)。
山西秀容書院博物館是山西省文物局管轄的民營博物館,由忻州市委黨校副校長寧志剛創(chuàng)意策劃、忻州老白燒文化有限公司投資運營,于2022年1月19日正式開館。博物館設有九原文脈、秀容弦歌、前賢遺珍、讀書山房、主題展廳等展區(qū)。不同的展廳從不同的側(cè)重面,全面反映了忻州古城和忻府區(qū)歷史文化的發(fā)展脈絡,系統(tǒng)介紹秀容書院歷史沿革,以展示歷代前賢典籍與墨寶為主線,現(xiàn)有近千件展品,從文化含量到藏品體量,堪稱高品位、高水準。其中不乏珍稀善本、珍貴文獻史料和實物遺存。
張六金認為,考證、解讀這些典籍,讓這些文物活起來,是當下一項刻不容緩的搶救性工作。為此,他潛心學習研究,并專門在山西秀容書院博物館公眾號平臺上開辟了《略數(shù)家珍》欄目,不定期地推出館藏藏品的考析文章,向群眾普及文物知識。截至目前已陸續(xù)發(fā)表相關文章20多篇,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王 婷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