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jié),右玉縣碧空如洗,蒼頭河清波瀲滟。舉目四望,漫山翠綠,林海接天。
為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擔當作為、求實創(chuàng)新、潛心研究,6月9日至20日,省委組織部在山西右玉干部學院舉辦全省第二期、第三期高層次人才國情研修班,100位來自我省各領域的2024年度三晉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齊聚塞上綠洲,開啟了一場精神淬煉之旅。
研修期間,山西右玉干部學院緊扣“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助推山西高質量發(fā)展”主題,采用理論學習與現(xiàn)場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精心設置課程內容,組織學員們認真聆聽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等課程,實地參觀右玉精神展覽館、綠化豐碑、黃沙洼等地,親身體驗種樹勞動場景。
一堂堂專題講座、一次次現(xiàn)場教學……通過理論浸潤和精神洗禮,學員們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凝聚起在推動山西高質量發(fā)展、深化全方位轉型中奉獻青春和智慧的自覺意識。
思想教育 內化于心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要想讓廣大青年拔尖人才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首先要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右玉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正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研修第一天,學員們走進右玉精神展覽館、佇立綠化豐碑前、漫步蒼頭河畔,接受了一堂深入淺出、內涵豐富的黨課教育。
在展覽館內,學員們流連于展廳泛黃的舊照片與今日壯美的新圖景,指尖撫過記錄風沙肆虐與綠意蔓延的展板。觸手可及、沁人心脾的“綠色奇跡”,成為理想信念鮮活而震撼的課堂。
“新中國成立時,右玉縣林木覆蓋率僅有0.3%,當時被一些專家列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qū)’。70多年間,右玉縣委縣政府描繪一張藍圖、錨定一個目標,堅持植樹造林,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硬把‘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鄙轿饔矣窀刹繉W院教師趙向陽動情講述右玉人篳路藍縷的奮斗史詩。
“面對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右玉的黨員干部沒有退縮,沒有怨言,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爆F(xiàn)場教學引發(fā)了學員們的強烈共鳴,“我們要聽黨話、跟黨走,‘以黨性立身做事’,在經(jīng)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中不斷強化黨性修養(yǎng)鍛煉?!?/p>
這次研修班帶給青年科技人才的,遠不止于感動。學員們深刻體悟到,右玉精神體現(xiàn)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這種精神,正是新時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鈣”。山西省眼科醫(yī)院微生物實驗室執(zhí)行主任董魁結合自身工作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醫(yī)務工作者,我要將個人的科研追求與國家需求、人民福祉緊密相連,以患者為中心,精進醫(yī)術,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p>
親手栽培 感悟真諦
為了讓學員們更真切、更深刻地體會右玉精神的實質內涵,本次研修班特別安排了實地種樹活動。種樹現(xiàn)場,學員們挽袖躬身、揮鍬鏟土、提水澆灌,積極參與到植樹勞動中。
親歷艱辛,方知精神之偉。種樹活動結束后,學員們圍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勞動后的喜悅與滿足,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一致認為右玉精神與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在價值追求、奮斗底色和長遠視野上高度契合。“我是山東人,以前只是在書本上了解右玉精神,今天親自參與種樹才真正切身體會到了右玉人民堅持造林的艱辛和不易?!鄙轿魇≈嗅t(yī)院主治醫(yī)師路博丞抹去額頭的汗水,深有感觸地說,“這一鍬土、一桶水,讓我對‘久久為功,利在長遠’這8個字的分量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p>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右玉人用70多年的堅持換來了綠水青山,這份定力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是巨大的激勵。日常工作中,同樣需要這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我們要甘于做‘栽樹人’和‘護林人’,為山西的未來發(fā)展厚植人才沃土?!碧械谖迨袑W校高級教師馮杰妮動情地說。
來自中北大學先進能源材料與系統(tǒng)研究院“90”后副教授黃鵲感慨道:“右玉精神讓我認識到,真正的科研突破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不能急于求成。我們要有‘坐冷板凳’的決心,專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用奮斗奉獻書寫最美的青春?!?/p>
汲取力量 挺膺擔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青年科技人才處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的高峰期,是國家戰(zhàn)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研修班的目的,是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潛心研究,讓學員們將所學所思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各自的領域中踐行右玉精神,為山西的高質量發(fā)展、深化全方位轉型貢獻青春力量。
“通過研修學習,我對山西的現(xiàn)狀以及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太原理工大學礦業(yè)工程學院采礦工程系副教授張玉江表示,“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山西作為傳統(tǒng)能源大省,肩負‘在轉型發(fā)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重要使命,需要我們青年科技人才在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上長期攻關、創(chuàng)新突破?!?/p>
志在千秋業(yè),多為青年計。青年處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階段,需要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發(fā)現(xiàn)、選拔、培養(yǎng)機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員待遇?!苯陙?,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zhàn)略,加快構建“1+N”人才政策體系。其中《三晉英才計劃實施辦法(試行)》《關于加強新時代山西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不僅為青年拔尖人才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與支持,更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政策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還給予了優(yōu)厚的待遇保障。作為青年科技人才,真切地體會到政策的關懷溫度與扶持力度,這愈發(fā)堅定了我們在科研道路上砥礪前行的決心?!贝蠹乙恢卤硎荆厝A不止,奮斗不息。作為新時代青年,要胸懷“國之大者”,在三晉大地的廣闊舞臺上,施展抱負、建功立業(yè);讓青春在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綻放絢麗之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