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籍國家一級演奏員王高林的藝術人生
劉捷 王菲 張志遠
他用雙手從盒子里輕輕拿出自己的“小喇叭”,仔細擦拭后向記者介紹起來:“嗩吶的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也稱作碗,管身木制,呈圓椎形,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音色高亢、嘹亮,在各地廣為流傳?!?/span>
6月18日下午,山西省歌舞劇院一間狹小的辦公室里,王高林如數(shù)家珍、津津有味地向本報記者講起了他和嗩吶的故事,看不出有絲毫疲憊倦怠之態(tài)。而就在前一天17日晚上的山西大劇院,由這位精神矍鑠、技藝高超的我省著名嗩吶演奏家領銜,和從全國各地以及海外趕回來的40多名弟子同臺獻藝,震撼了全場。

王高林
那一夜,師生情未了
一曲地道的吹打樂《大得勝》熱情高昂,王高林與40多名弟子共同演奏,拉開了當晚“中國夢·嗩吶情——王高林師生嗩吶音樂會”的序幕。舞臺上的王高林站在正中央,神采奕奕。隨著音樂聲起,一把嗩吶被他吹出了萬般情感。不少學生選擇了王高林創(chuàng)作的作品進行演奏,以回報恩師的培養(yǎng)之情,一時間舞臺上流光溢彩,嗩吶界群星閃耀。
郭雅志是王高林弟子中第一個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的,曾任香港中樂團嗩吶首席,后獲得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最高藝術家文憑。談起緣何促成此次音樂會,專程從美國趕回來的他說:“我就想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有這樣好的東西?!彼J為這是一個把師門聚集起來的好機會,于是帶頭一呼吁,就得到了眾人的響應,“四五天排練的時間就回來40多人,演出前還有趕回來的。”
“我們都想和王老師來一次真正的演出,這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情。”中國戲曲學院副教授孫云崗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一曲《看秧歌》過后,他稍微喘了口氣,眼里滿是對老師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石海彬一出場,就博得了滿堂喝彩。這位當代嗩吶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行云流水般的嗩吶獨奏令人如癡如醉。“王老師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同事,從來都是熱情相待、不吝賜教?!滤囯p馨’這四個字王老師當之無愧。”石海彬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
《家鄉(xiāng)情》《關中情》《看秧歌》《黃土情歌》《山鄉(xiāng)春》《喜酒歌》……一人一曲,觀眾沉浸在師生激情演奏的場景中,掌聲叫好聲不斷,不覺已過去三個小時,竟依然座無虛席。現(xiàn)場所見所聞所感,讓人驚嘆透過師生深情交融的嗩吶演奏,傳遞出來的是傳統(tǒng)民族民間音樂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