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在我市城區(qū)云中北路通往定襄方向的高架橋下,一公交站牌遭損毀。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這個站牌柱子彎曲,燈箱玻璃被撞碎,站牌整體傾斜,搖搖欲墜。
見到記者拍照,一位巡邏民警說,這個站牌是前兩天被車撞壞的,因為是新路,公交站牌還未投入使用。這條道路行人車輛稀少,肇事車輛已不知去向,也沒有目擊者。一位開車路過此處的司機說,這么漂亮的站牌,被車撞成這樣,看著讓人心疼,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jiān)管,嚴格懲罰力度。同樣,廣大市民也應積極行動起來,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候車環(huán)境。圖為云中北路慘遭破壞的公交站牌(張志遠 孫明)
>>> 忻民新語
公交與民意
今年9月我市城區(qū)將開啟全新的城市公交線路運行圖,開通公交線路12條。這一消息讓市民歡欣,更讓市民點贊的是公交線路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我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個新建小區(qū)拔地而起,醫(yī)院、學校等部門搬遷新址,舊有的公交線路已無法滿足市民工作和生活的需求。此次新方案的出臺可謂是眾望所歸。如何將方案落到實處,有效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政府采取了城區(qū)公交線路運營方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做法,調動全民參與。
公交作為大眾交通工具,不僅關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肩負著助力綠色出行的重任。新方案開誠布公征集民意,市民積極獻言獻策。這樣,相關部門就能有效收集各方意見,最終確定一套更加科學可行的出行方案,確保大多數(shù)市民的出行方便。
公交是一個城市的窗口,是一個城市形象的縮影。相關部門在調整公交布局和線路的同時,更應該加強公交文明建設。例如市民有序上下車、主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自覺維護公交車內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等等,每一個細節(jié)都對構建文明乘車環(huán)境大有裨益,也為城市文明加分。(實習記者 王菲)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