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麗媛)1月7日,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近日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濕地公園等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3處、國家和省級濕地公園63處;全省47.55%的濕地納入了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qū)范圍,濕地保護網絡體系趨于完善。
按有關規(guī)定,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須經國家林草局驗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期原則上不得超過自批準之日起6年。此次,我省正式加入“國家濕地公園”的3處試點分別是: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濕地公園、山西右玉蒼頭河國家濕地公園、山西大同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
山西稷山汾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稷山縣,包括汾河稷山段及兩岸濕地部分,濕地類型包括河流濕地、沼澤濕地2種,濕地率84.67%;山西右玉蒼頭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為河流濕地,總面積774.729公頃,濕地面積459.72公頃;山西大同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qū)南部,是依托大同的母親河——桑干河而建設的濕地公園,包括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3種,總面積4717.89公頃,濕地面積3933.14公頃,濕地率達83.37%。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