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岢嵐縣城的所在地在嵐漪鎮(zhèn),故嵐漪鎮(zhèn)也是全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皪逛簟币幻?,得自于岢嵐縣內(nèi)的嵐漪河。嵐漪河是我們這座小縣城的“母親河”,河水澄澈,河底石頭、水草清晰可見,大部分河段的水都較淺,幾乎不會沒過膝蓋,讓人不由得想挽起褲腿涉水走走。
在岢嵐這樣的小城生活,人是很容易滿足的。以前在外生活,每天上下班往返于路上的時間不少于一小時。在小城就不同了,從我家去單位步行不過十來分鐘,走在街上常常三步五步就可以遇見熟人,倒也別有趣味。在小城不少人的概念里,十分鐘以外的路程就算是遠了,所以盡管小城不大,近些年來私家車的數(shù)量卻在不斷增加。我多數(shù)時候是堅持步行的,一路走來,路上的風景、店鋪里的音樂、餐館里的香味、花店的鮮花、意外遇見的老友……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我的收獲。在這樣的行走中,花開了又謝,草枯了又綠,不僅帶給我視覺上的感受,還有真切的觸覺和心靈的震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逼鋵?,當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時,提醒人們時光逝去的又何止河流?人們常說要“不負時光”,做到這一點很難,那么既然時光總是要逝去,我們作為蕓蕓眾生中如微塵般的生靈就應當多給自己一些感受的機會,給可能錯過的一些人和事多點關注和體味,這也算是一種“不負”。我相信,那些和我一樣喜歡行走的人,他們中大多數(shù)也決然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
海的味道只有到了海邊才可以感知,山的脾氣只有攀登后才能摸清,行走的意義只有在行走中才能參悟。我每天步行一定要經(jīng)過的路是位于縣城南面的漪水南街,這條街沿河因勢而修,一邊是波光瀲滟的嵐漪河,一邊是靜默雄偉的嵐山,鬧中取靜,別有一番況味。這么多年,我一個人行走在這條街上,日復一日,望著嵐山逐漸泛黃再青翠,看著嵐漪河一點點結(jié)冰再解凍,還有夜晚路燈下疏影錯落,不期然就物我皆忘。
時下已是6月,以冬長夏短為特色的小城其實才真正進入了春天,正是氣溫宜人的好時候。早晨,山上薄霧繚繞,河畔柳條曼妙,天空如水洗一般澄澈。我下班回家時天已經(jīng)黑了,河畔彩燈如虹,路上空無一人,我聽著自己的腳步聲淹沒在嵐漪河的水流聲中,常常會不由得在河邊佇足。我一直覺得,一座城和一個人一樣,都會有一些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想講卻講不出來的故事。當你以朝圣者的虔誠去聆聽世間的聲音時,那些不斷變化的花草樹木和日月星辰總會時時刻刻地提醒你——花不會常好,月不會常圓,人不會常在,要懂得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人與物,要緊緊守護好自己堅信的美好與良善。不得不承認,在這樣的行走中,人往往會卸下疲憊,收獲行走的力量。
如今,“慢生活”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到,聽起來就十分令人向往。我不知道別人心中的“慢生活”是什么樣的,但我心目中的“慢生活”是即便工作再忙,總能在大街小巷悠悠徘徊,靜靜徜徉,讓沿路的一草一木都熟悉我的呼吸,就像我熟悉它們一般。因了這份熟悉和親切,心靈也能在這樣一段或長或短的行走中得到滋養(yǎng)。人在路上,這樣就足夠了。
(責任編輯:盧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