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教育系統(tǒng)堅持學用結合,采取強力舉措,確保將主題教育不斷引向深入。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學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中,忻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搭建“大思政”育人體系,構建了“雙向貫通”育人路徑,率先開設的以“情境體驗”為核心內容的思政實踐課受到廣泛關注與肯定。
原平農業(yè)學校積聚動能,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上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該校全面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構建了需求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并建立了專業(yè)動態(tài)調整機制,對接我市重點產業(yè),打造特色專業(yè)集群,形成了“以賽促學、以練促教”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模式。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主線。原平工校在學用結合中聚焦主題教育促進融合發(fā)展,以高質量主題教育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fā)展,為服務我市轉型發(fā)展積聚更強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忻州市教育局在主題教育中,堅持刀刃向內,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具體目標,不斷破解民生熱點難題,辦了多項民生實事。如針對幼兒“入園難”“入園貴”,堅持公益普惠方向,有效緩解了學前教育資源緊張狀況。多所中小學開展免費校內課后服務,滿足了學生及家長對課后服務的剛性需求。一批特色高中與培訓機構簽約開展專業(yè)培訓,解決了小類生離校培訓管理難、質量低、收費高等“痛點”問題。智能電子學生證覆蓋城區(qū)中小學,實現了手機禁帶入校后家?;ヂ摶ネ?。
忻府區(qū)教育科技局緊緊圍繞“如何構建現代化育人新體系”的時代命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問題導向,探索實踐了山區(qū)教育綜合改革發(fā)展之路。針對課程設置中德虛、美弱、勞缺等熱點問題,深度進行課程改革,加大前置性作業(yè)課程和拓展型課程研發(fā),采取學生走班、教師走教、送教下鄉(xiāng)等途徑保證課程開足開全,積極打造學校素質教育的多元育人特色,實現了育人格局由“重分數輕素質”向“全方位育人”的轉變。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要堅持問題導向,真刀真槍解決問題。忻州十三中為改變原來教學質量差、學生不愿來、社會聲譽低的現狀,進一步明確了“科研興校、課改立校”的辦學方向,與忻州師院附中積極開展聯盟辦學,全面推行課堂教學改革,建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研究的“三維一體”教學模式,開展了家長校園課改體驗行活動,在教育教學高質量發(fā)展中造就教師、成就學生。(玉簟 李霞)
(責任編輯:盧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