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1日表示,在新學期到來之際,清華大學通過集體組織“首堂體育課”的方式,在約3800名本科新生中弘揚“無體育,不清華”的體育傳統(tǒng)與體育精神。
劉波告訴記者,8月31日下午4點,清華大學2019級本科新生迎來第一堂體育課。包括近300名國際學生在內(nèi)的約3800名大一新生齊聚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與學校全體體育教師面對面,聆聽清華人的體育故事,了解清華體育的內(nèi)容和要求。
據(jù)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體委主任史宗愷介紹,清華大學非常重視大一新生的體育鍛煉。通過下午4點以后不排課、體育助教有組織進行集體鍛煉的方式,希望從“制度強制”逐漸過渡到“環(huán)境強制”,從而使清華學生從大一開始逐漸養(yǎng)成鍛煉習慣,最終構建清華的體育文化和體育傳統(tǒng)。史宗愷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運動技能,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史宗愷為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馬約翰先生在1926年提出的“體育的遷移價值”理論。他說:“體育活動培養(yǎng)運動者的勇氣、堅持、自信心、進擊性和決心,鍛煉運動者的公平意識、犧牲精神、自由與規(guī)則意識和合作意識等優(yōu)秀的社會品質(zhì)?!?/p>
在“首堂體育課”上,中國工程院院士、87歲高齡的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倪維斗通過自身經(jīng)歷講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對清華體育的認識。倪維斗認為,進行體育鍛煉能夠讓身體強壯,更能夠磨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一種對人格的鍛煉。除此之外,從事體育鍛煉對專業(yè)工作也很有幫助,進行體育鍛煉能夠使自己保持頭腦清醒,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劉波說,清華大學一直重視體育,把體育當作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頭等大事。針對當前青少年面臨著嚴峻的體質(zhì)健康問題,劉波希望同學們能夠樹立“三個一”的“小目標”——即學會一個運動項目、參加一個體育協(xié)會、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體育競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