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孩子每天堅持聽讀英語磁帶;提醒孩子帶好老師布置的學具……”在昨日的開學第一課上,芳草小學為新生家長們準備了一份“入學指南”,上面涵蓋了給小朋友與家長的溫馨提示。其中,給家長的溫馨提示中,學校將每個學科家長要注意提醒孩子做什么都進行了詳細羅列。與芳草小學一樣,實驗小學、成都師范銀都紫藤小學等學校都有為家長們準備“入學指南”,許多家長都愿意學習學校準備的“指南”,但同時也有家長認為指南上的“功課”多留給父母,家長做了這些事,會不會不利于孩子的獨立發(fā)展。
那么對于每個學校發(fā)的大到對學生的各學科準備情況進行指導,小到在生活中的各種細節(jié)對學生進行全方位“關(guān)照”的“攻略”。孩子們是如何看待的呢?學校準備“指南”的用意又是什么呢?市民們對于這份“攻略”又是持何種態(tài)度呢?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家長怎么看
主動參與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
“昨晚我們一家三口合作完成孩子的包書任務,整理收拾好筆袋,今早選擇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坐地鐵來上學。”成都實驗小學一年級一班廖智瀚的媽媽說,兒子第一天上小學,進入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她非常樂意自己“重讀”一次小學參與進來,見證兒子的成長。此前,她和兒子一起觀看了成都市實驗小學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新生入學準備微課《你準備好了嗎》,這種新穎的形式讓她和孩子都充分做好了上學前的準備,把壓力轉(zhuǎn)化為活力。“兒子的學習階段,我也會參與進來,和他一起接受挑戰(zhàn),協(xié)同學校老師一起引導孩子解決問題?!?/p>
不能讓孩子過度依賴家長
孩子在家里是排“第一”的,對于孩子的教育投入不僅體現(xiàn)在對學校的選擇、物質(zhì)上對孩子的滿足,能把準“家校共育”的“度”,在合適的階段給予孩子應有的教育尤為重要。川師大實驗外國語附屬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家長劉煜告訴記者,他把對孩子的陪伴分了階段,各有重心,使用不同的方法?!昂⒆觿偵闲W那會兒,還不夠獨立,孩子每天回家我都會陪著孩子和孩子一起寫作業(yè)。后來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依賴我的輔導,我及時調(diào)整重心,不再和孩子一起寫作業(yè),只會關(guān)注他寫作業(yè)的進程以及是否正確?!痹摷议L還告訴記者,以她的經(jīng)驗,“家校共育”要把好度,依據(jù)孩子的成長階段及時做調(diào)整,不能讓孩子過度依賴家長,但又要掌握好孩子的動向,做好引導工作。
?校長、老師怎么看
家長應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家長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陪伴,而家長自己也要成長。成都師范銀都紫藤小學校長黃敏麗說:“我們學校不但提前發(fā)放了‘入學指南’,還在開學前專門組織家長開講座?!?/p>
“這都是為了讓父母提前了解自己孩子的學校,并讓各位家長知道學校理念?!痹谒磥?,一個孩子健康的成長絕對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而家長的陪伴卻不能僅僅是簡單的陪著孩子玩耍,更多的應是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每個孩子都像一朵花,我們期待他們都能夠自由地‘生長’。但是我們也要知道,花兒的美麗綻放,也是需要養(yǎng)花人的盡心精心呵護,學校的‘澆灌’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家長才是那個一直陪著孩子‘綻放’的人?!秉S敏麗說,而“入學指南”是學校給每位“花匠”的“說明書”。
指南能讓家長提前預防提前“備課”
“我們當時制作‘指南’的初衷其實是為了給家長提供一個教育引導孩子的‘教育手冊’?!狈疾菪W德育主任楊主任在談到給家長準備的“入學指南”時說,“這并不是給家長留作業(yè),而是提前為他們把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羅列出來,讓爸爸媽媽們能夠提前‘預防’,提前‘備課’,更好地引導孩子成長?!?/p>
楊主任說,不同年級的孩子入學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各位家長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而老師在教學一線工作多年,對孩子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都有相應解決辦法。因此,我們才會想到為爸爸媽媽們制作“指南”,讓他們對學校學習生活有了解,能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教學,這也為“家校共育”搭建了第一個平臺。
?學生怎么看
小學新生: 指南幫他們免去了“后顧之憂”
“我剛剛上小學一年級,不知道上學是什么樣子的,也不知道我需要準備什么以及跟上幼兒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報到的時候,老師給了我這份指南,我的爸爸媽媽看著指南,在昨天晚上就給我準備了好多東西?!背啥挤疾萁中W一年級2班毛晨雨一邊說,一邊把小書包的東西展示給記者看,“這是昨天新買的筆袋,和媽媽幫我削的鉛筆。還有尺子、橡皮擦,我和爸爸媽媽還一起包了書皮。還有我的飯盒、勺子、紙巾、便箋紙、不干膠……”采訪中,旁邊的小朋友也紛紛向記者表示,對照著指南,他們的爸爸媽媽都給他們準備齊全了上學的用具,免去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中學生:
自己已經(jīng)知道準備什么如何規(guī)劃
“我們當時上學的時候并沒有這些指南,全靠自己摸索。上學念書還是全靠自覺,要慢慢養(yǎng)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小學一年級可以什么都不懂,需要‘攻略’幫助,但是我們已經(jīng)是‘準’高中生了,自己知道需要準備什么,也知道平時該如何規(guī)劃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自然就不需要指南了?!弊鳛椤斑^來人”,成都北師大附中初三1班的小王說。和小王觀點類似,采訪中,大多數(shù)升入初中和高中的同學均認為,指南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必需品。
?市民怎么看
有“攻略”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
當然也有市民表示,小學一年級新生由于自制力、思考能力、獨立性都很不成熟,需要家長參與其中,加之有入學指南的輔助,從而幫助孩子們從幼兒時期過渡到少兒時期,讓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市民王小姐就說道:“小朋友剛進入校園生活,對他們來說一切都充滿陌生和好奇,此時家長、學校的共同引導和幫助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認為,入學指南之類的東西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有‘攻略’,就少走些彎路嘛?!保ㄚw子君 繆夢羽)
(責任編輯:梁艷)